信息展示

通过对比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浙江潮》阅读教学案例

发布:5fcweD7NZM% 浏览:2375次

新乡市外国语小学  周丽敏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深知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本学期,在教学《浙江潮》一课时,让我对阅读教学中确定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学重难点又有了新的感悟。

《浙江潮》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奇观里的一篇主体课文,其中包括古文《浙江之潮》和现代文《观潮》。这一篇文言文和一篇现代文编写在一起,成了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这两篇课文在内容和选材上都有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描写了号称“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但是它们在言语表达上有着天壤之别,偏偏正是这种巨大的区别学生在预习时便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文言文对他们来说虽然以前在课后阅读积累中见过,可并不要求学习理解,只是阅读一下了解一下有文言文这么回事就行了,这次把文言文编入了主体课文要求理解学习,看着这些难以理解的说话书写方式,学生犯了愁,个个束手无策,根据学生的这一具体情况,我在备课时把“感受浙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作为教学重难点,而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在于如何来学习,我觉得这类文本一定要运用对比的方法,学生才会降低对文言文的学习难度。于是教学中我便进行了以下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再去背背课文,可是学生对于《浙江潮》这篇文言文只是简单地读了一下,便不闻不问了,他们对《观潮》还比较的感兴趣,读得津津有味,我就让学生通过阅读现代文《观潮》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特点之后,再带领着学生疏通文言文《浙江潮》的文句意思,最后再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在现代文《观潮》的语段中找出与文言文《浙江潮》词句相对应的句段,学生在欣赏完了《观潮》一文的雄伟气势之后,很容易理解《浙江之潮》中的难句“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朗读的气势也油然而生。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兴趣,觉得它的语言反倒比现代文更有节奏感,表达得更简约,这也达到了教学本课的目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领悟和学习文章结构严谨、语言精练的特点,体会到文章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观潮》教学中,能适时地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突破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资料和图片来了解离自己生活实际较远的浙江海宁,感受到浙江潮的壮观,缩短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导”、“联”是突破教学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

  善于引导。善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引导方法需要多变。所以,教师须多备几手“导”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观看视频法、类比法等。

  善于联系联想。善联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善联,一要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将时代的气息引入课堂。二要联系学生以前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这些旧知识既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结,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与局部、前与后、因与果的衔接与递进,在联系中将新知识融为一体。三要联系教师自身的学习感悟。教学既是教与学的传导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感悟,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化解难点的做法和体会,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Copyright © 2014-2018 新乡市外国语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豫ICP备15009473号-1 管理登陆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519号
关闭
关闭
关闭